吳仙凰
在臺灣有越來越多的影音平台正式上線,例如Disney+、Apple Tv、CATCHPLAY+ 和 HBO GO等,網友們也開始比較各大影音平台之翻譯品質,其中人名音譯受英文影響的情況不勝枚舉,例如Netflix於2019年推出的西班牙影集《海切》(西班牙文:Hache),取材自真實故事,背景為1960 年代的巴塞隆納,女主角海蓮娜(Helena)一邊贏得海洛因販毒集團首領對她的愛慕,一邊精進她往上爬升所需要的手段。以下對話擷取自第一季第一集:
Malpica [0 N 00:12:44:10>00:12:45:12]
¿Cómo te llamas? 妳的名字是?
Helena[0 N 00:12:49:03>00:12:50:05]
Helena. 海蓮娜
Helena [0 N 00:12:51:09>00:12:52:10]
Helena con hache. 海洋的海
Malpica[0 N 00:12:53:03>00:12:56:11]
Helena con hache. Buena suerte, Hache. 海洋的海蓮娜,祝好運,小海
「H」在西班牙語是不發音的,女主角的名字與影集標題中的「H」皆以「ㄏ」的發音方式音譯而成;若我們再仔細深入探究,《海切》第一季第八集之標題翻譯為「海蓮娜與海(Helena con H)」,該集內容為海蓮娜與馬皮卡 (Malpica) 透過海運方式將海洛因從義大利運送至巴塞隆納碼頭,並策劃將販毒計畫拓展至美國市場。筆者推測除了人名受到英文發音影響之外,其翻譯策略也與劇情有關。
另一個範例也取自Netflix,西班牙電影《我的家》(西班牙文:Hogar)其中兩個人名音譯也是受到英文發音影響,例如男主角哈維(Javier)說:「賈辛托,我不是推銷員」(西班牙文:Jacinto, no soy un vendedor.),「Ja」的西班牙語讀音為「哈」,而非「賈」,因此該人名應該譯為「哈辛托」。另一個範例為「Amparo」,其音譯為「亞佩蘿」,然而依照西班牙語讀音應該譯為「安帕蘿」。
不僅是影音平台中角色人名音譯受英文影響,許多西語系國家名人的中文譯名也可看出受英文發音影響之端倪,例如奇摩電影網站將墨西哥導演Guillermo del Toro的姓名譯為「吉勒摩戴托羅」。西班牙語雙子音「ll」屬上顎音,其讀音為/y/,類似英文牛仔褲jeans的「dʒi」,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外國學者人名譯名審譯會所頒布的翻譯規範,「三、姓氏與前綴之間(為介系詞、定冠詞或連接詞,或兩者組合而成,如de、el、la、los、las、y、del、de la、de los、de las等)以間隔號「‧」區隔。介系詞、冠詞或連接詞是否譯出,依歐陸西、葡語傳統而定,該詞屬於姓氏一部分者譯出」,「六、姓名發音以標準發音為準。惟國際名人、歷史名人或已自訂中文姓名者,採約定俗成及名從主人之原則沿用原譯名。」,因此該墨西哥導演的名字應譯為「吉葉爾摩.托羅」。
全球化浪潮席捲世界各地,人們透過翻譯作品(書籍翻譯、影視翻譯、戲劇翻譯等)認識異國文化,同時也成為大家學習外語的一個契機。若人名音譯持續受英文影響,觀眾則會以為西班牙文與英文的發音相同,此翻譯現象應被正視,才能避免觀眾被誤導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