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 學會另闢會員分享專欄,旅遊篇首篇登場 》
陳曼華
藝術迷大概都會前往西班牙馬德里參觀聞名遐邇的美術館:普拉多美術館、蘇菲亞王后美術館和提森柏內米薩美術館。其實在西班牙南部畢卡索的故鄉馬拉加也藏著許多精緻的美術館,藏品豐富多元,如畢卡索美術館、龐畢度美術館、俄羅斯美術館和卡門提森博物館;使地處陽光海岸的馬拉加搖身一變成為藝術之都。
每個館各有特色,可以慢慢悠閒走訪。首先特別來介紹卡門提森博物館,位於馬拉加的市中心,隱身於歷史街區(Calle Larios)蜿蜒巷道中,為一棟建於16世紀有中庭院落的貴族大宅。

© Museo Carmen Thyssen-Bornemisza
2011年3月開館,館藏是收藏家漢斯提森-博內米薩第三任妻子卡門賽爾貝拉的私人藏品,以安達魯西亞風情畫為主,有許多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期當地畫家的作品,如José García Ramos、Julio Romero de Torres等,完整呈現當時西班牙南部的風土民情,有春會聖週節慶、馬拉加周圍鄉村和山林風景、當地人民生活即景(酒館人們唱歌跳舞、廣場販賣市集、鬥牛士約會),觀眾可藉由這些生動且平易近人的畫作回到19世紀的安達魯西亞,想像當時生活場景,甚至能天馬行空演繹畫作中的故事。
簡單介紹幾幅作品,先一睹為快穿越回到19世紀的安達魯西亞。
西式把妹(暫譯) Cortejo Español, José García Ramos
這幅畫是畫家José García Ramos於1883年短暫造訪格蘭納達的創作作品,生動描繪出當時盛行的約會求愛場景,男士穿戴帥氣騎著馬悄悄到女伴家,卻只能隔著窗戶格柵,竊竊私語,訴衷情意;畫面另一邊則是三位路過的鄰居,見獵心喜,發揮八卦精神,舉高扇子擋住陽光,想一探究竟;背景則是典型的白色山城,畫家讓整個畫面充滿動感,隨著觀眾焦點的移轉,彷彿可感受到私密和公開窺探的移轉,同時又好似觀眾正站在街道中心,目睹這一切。José García Ramos以類似主題創作許多作品,而這幅畫作是這系列的經典,恰如其分將安達魯西亞的人文風情全濃縮在這畫作中,炙熱陽光下,說不完的繾綣情話;嚼不完的緋聞八卦。

© Colección Carmen Thyssen-Bornemisza
算命 La Buenaventura, Julio Romero de Torres
來自西班牙哥多華的Julio Romero de Torres活躍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西班牙和拉丁美洲,不論是中產階級或者藍領階級,都非常喜愛Romero de Torres的作品;主因是他的主題多元,觸及當時的普羅大眾,引起共鳴。這幅畫作,聚焦在兩位女士上,各據畫面左右,分庭抗禮,卻有著不一樣的心情,觀眾能自由想像可能的對話:為情所困?想透過牌卡了解未來?看著右邊女士的淺笑:這一切是否還有希望?有趣的是前景左右切割,背景似乎暗示可能的後續發展,畫家饒富興味鋪排一切隱喻;正中間的十字架前,橙子樹下,男人頭也不回離去,留下女人伸出雙手跪地祈求原諒?抑或背景右側門邊上,一位紅衣女士垂頭喪氣,彷彿失去一切依靠,跌靠著門框,暗自神傷?故事可能就如同每日報章雜誌刊登的千篇一律,畫家妙筆生花,將問題拋出,沒有時序,留給觀眾自行鋪排重組,隱約中,或許更貼合普羅大眾內心深處。

© Colección Carmen Thyssen-Bornemisza
馬拉加一向是追逐陽光和湛藍海灘度假客的門戶,由此海港城轉入陽光海岸的其他小鎮,然而這城市仍有其細緻處和文化面,值得探訪,或許可以先從卡門提森美術館開始,來深度認識安達魯西亞。